产品搜索
合作单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中国铸造协会 |
中国设备网 |
中国电炉网 |
谷歌 |
百度 |
技术园区
感应热处理设备的加工工艺
1、预备热处理
为保证零件感应热处理质量,对零件的原始组织预先调整所进行的热处理称为预备热处理。预备热处理有调质与正火两种工艺。对组织和性能要求严格的工件,事先应对材料进行调质。调质与正火相比,调质后的零件感应加热时更容易得到均匀的奥氏体组织。当零件心部性能要求不高时,预备热处理也可采用正火,但正火后的晶粒度必须控制在GB/T6394-2002《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所列的5~8级。
2、感应加热淬火
(1)感应加热电炉:感应加热时,当零件要求的硬化层深度小于电流透入深度时,此时的加热方式称为透入式加热;如果零件要求的硬化层深度大于电流透入深度时,此时的加热方式称为传导式加热。透入式加热的速度快,热损失小,热量分布陡,淬火后过渡层较窄,从而提高零件表面的压应力,有助于提高疲劳强度。采用透入式加热,零件表面不易过热。
(2)加热后的冷却方式与冷却介质感应加热后的冷却方式有两种:喷射冷却;浸入冷却。感应加热后的冷却介质有三种:水;聚合物淬火介质;油(从安全考虑只适用浸入冷却);压缩空气(只适用喷射冷却)。
3、感应加热淬火后的回火
(1)炉中回火。
(2) 自回火。
(3)感应加热回火。
返回-技术园区
为保证零件感应热处理质量,对零件的原始组织预先调整所进行的热处理称为预备热处理。预备热处理有调质与正火两种工艺。对组织和性能要求严格的工件,事先应对材料进行调质。调质与正火相比,调质后的零件感应加热时更容易得到均匀的奥氏体组织。当零件心部性能要求不高时,预备热处理也可采用正火,但正火后的晶粒度必须控制在GB/T6394-2002《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所列的5~8级。
2、感应加热淬火
(1)感应加热电炉:感应加热时,当零件要求的硬化层深度小于电流透入深度时,此时的加热方式称为透入式加热;如果零件要求的硬化层深度大于电流透入深度时,此时的加热方式称为传导式加热。透入式加热的速度快,热损失小,热量分布陡,淬火后过渡层较窄,从而提高零件表面的压应力,有助于提高疲劳强度。采用透入式加热,零件表面不易过热。
(2)加热后的冷却方式与冷却介质感应加热后的冷却方式有两种:喷射冷却;浸入冷却。感应加热后的冷却介质有三种:水;聚合物淬火介质;油(从安全考虑只适用浸入冷却);压缩空气(只适用喷射冷却)。
3、感应加热淬火后的回火
(1)炉中回火。
(2) 自回火。
(3)感应加热回火。
返回-技术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