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搜索
合作单位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中国铸造协会 |
中国设备网 |
中国电炉网 |
谷歌 |
百度 |
技术园区
如何消除零件的感应淬火软带?
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接到机加工工序的反馈:中频加热感应淬火零件淬火带起始点为软带,造成车削、磨削过程局部表面光洁度差。我们分析认为,为避免尖角部位被放电烧伤,一般感应器都和台阶、棱角处保持3~5mm的距离,这个区域受感应电流的影响不大,必然导致软带的产生。一零件感应加热时会产生三个区域,A区:要求加热范围;B区:传统加热范围;C区:软带。如何才能减少和避免C区的产生呢?
将感应器尽量位置下调,此时为了避免感应器与零件接触,零件不旋转,感应器不喷水,进行同时加热,目测温度待达到淬火温度时感应器喷水,零件旋转、下降,待感应器升至曰区后,再进行连续加热。经过试验,45钢高频淬火后整个淬火区域硬度都在55HRC以上,无软带的产生。首先要保证感应器的平面度,避免它与零件在尽量靠近时有局部的接触产生过热烧化;其次在加热起始阶段可以利用整体加热,随后再采用连续加热;再次,如果在零件尺寸允许整体加热的情况下,尽量保证感应器尺寸和零件尺寸相符,一次完成加热和冷却。
针对高锰钢辙叉导热性能差、加热过程中易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和实际生产中辙叉与炉窑的起始温度不同(不同温辙叉的混装等)等现象,降低了水韧处理加热的起始温度和升温速度,并在入炉时保温一定时间,消除了辙叉裂纹废品。
返回-技术园区